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主日天,大爷进堂来,由于人太多,圣堂内座无虚席,大爷拄着拐杖向前走,看到有一个空位,于是就在那里坐下来,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走过来,不假思索、毫无顾忌地对大爷说:这是我的座位,我刚才办告解去了。
有人去把耶稣所行的告诉了法利塞人。司祭长和法利塞人遂召集会议说:‘如果让他这样,众人都会信从他,罗马人必要来,连我们的圣殿和民族都要除掉。
玛利亚老太太,能够觉察到自己一生没有止息的嫉妒心理,可是让人心痛的是这种嫉妒仿佛身体的影子,总是如影随形。这世上果真有疗妒汤吗?《红楼梦》第80回讲了一个故事。
教宗方济各接受缅甸总统廷觉的邀请,于十一月最后一周访问该国时,将集中尝试改善约一百万名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所面对的困境。这也是首次有教宗牧访当地。
“罪人”的意识关系着信德的幅度,基督教认为人犯罪是由于缺乏信德。其实,当一个人有“罪人”的意识时,他会过的更快乐!
因为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人们所说的每句废话,在审判之日都要交账,因为凭你的话要定你为义人或罪人。(玛12:33-37)常言也说“言为心声”。
教宗指出,祈祷是与天主的“交谈”,在人与天主的交谈中,“祈祷成了话语、祈求、赞歌和诗篇”。教宗首先解释道,话语出自情感,“但也存在逆向行程,即话语塑造情感”。
就像不遵守交通规则,易于使自己或别人受到意外伤害;不注意饮食卫生,会影响健康;不认真遵从医嘱或服药的禁忌,疾病难以痊愈一样,人若不善守天主的诫命,也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平安与喜乐。
人的岁月,岂不像佣工的时日?”(约7:1)“在空虚,消逝如影的人生少数岁月内,有谁知道什么事对人有益?又有谁能给人指示,他身后在太阳下要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