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傅玛利女士也表示,分享同一神恩的不同团体需要在它们所属的整个教会结构中活出完美的共融,同时也要善于与所有其它的团体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
教宗的话语出自他那“父亲和兄弟的心怀”,他写道:“你们切莫让这些生活事件摧毁那些连接你们团体的纽带,切莫删除那使你们的历史变得如此重要和具有意义的记忆。
他在讲道中吁请众人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选择,并希望基督徒团体保护所有的生命成为“战地医院”,好能为受伤的弟兄姐妹疗伤,以爱德见证福音的精神。教宗在讲道中,首先反思耶稣山中圣训的意义。
耶稣会士艾明彦(MauriceEminyan)于1995年成立了马耳他大公合一理事会,该理事会包括各教会团体,每两个月讨论大公合一问题并组织对话交流与祈祷聚会。
我也想到所有其他团体,比如阿尔拜赫雷(Arvaiheer)团体。我在那里与传教团体、圣母神慰传教会会士和其他传教士,以及其他信徒度过了14年”。
为了推动圣召,必须非常注意有关教会即共融这个奥迹的牧灵工作,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谁生活在协和、共同负责和热心的教会团体中,一定更容易学习到分辨天主的召唤教宗在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强调:培育圣召必须不断地教导人聆听天主的声音
教宗首先指出:“每个基督信徒团体生下来就是一个传教团体,基督信徒爱天主的程度都以他们传播福音的勇气为准则。
席间公布的教友信仰生活现况意见调查中,研究员抽样访问了2,600名信徒(平均每总铎区约300位),从阅读圣经、祈祷、领圣事、参与信仰团体以及福传五个幅度,了解信徒过去一年信仰生活。
“不是独自的”告诉我们,要作为团体在一起宣讲,因此重要的是知道保护简朴,知道在使用物品时的简朴,知道分享资源、能力和礼物,不做多余的事。为什么呢?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区域教会史作了一定探讨,如陈支平、李少明的《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陶飞亚、刘天路的《基督教与近代山东社会》、林金水的《台湾基督教史》,刘鼎寅、韩学军的《云南天主教史》,等等,这些著作对当地基督教的传播过程及特点均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