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棠、刘平译,《谁需要神学》,1-11。]本文关注的是系统严格的神学教育,但对神学的界定是广义的,牵涉到生命经验中任何关于神的思考与探究。[同上,2-3。]
明代的陈士元在他的《梦占逸旨·古法篇》里说:“凶人有吉梦,虽吉亦凶,吉不可幸也;吉人有凶梦,虽凶亦吉,凶犹可避也。”而吉与凶,祸与福全是人自招的,不因梦的颠倒而颠倒。
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宗徒就曾鼓励基督徒要在内心常怀有这种温暖的人生情谊(请阅读:罗12:10;斐1:8;斐2:1;以及伯后1:7)。然而,淫欲阻碍这种无性欲的情谊,并经常使这种关系带有性欲的特征。
圣多马斯•阿奎纳将此学说加以充实化,另一群反对圣奥斯丁学说的神学家如罗拔•巴拉米尔、丹尼斯•帕鲁和加高斯-波根•波士力表示圣奥斯丁学说仅仅是圣奥斯丁的私人观点而不是天主教教义
(罗8:14)这一基本的基督徒真理一直是施礼华在讲道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早期的青年圣经生活分享营十年来,在分享营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神父的支持和带领,分享营历经了三届本堂神父——冯国新神父、刘永斌神父和如今的罗春海神父,五位神父直接带领他们活动,
圣经告诉我们,就如罪恶藉着一人进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恶也进入了世界;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生命的归宿是天主,为一个信仰天主的人来说,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生命的毁灭。
正如圣保禄教导我们的:「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我们真的明白这番话的力量吗? 我知道世青十字架对你们每一位都有深远的意义。
三、从祈祷中培养一颗慈悲的心 正如圣热罗尼莫这位伟大的圣人所教导我们的:祈祷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可见祈祷对于我们身为基督徒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因为基督怎样借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罗6:4)。成义在乎战胜罪恶的死亡及重新享有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