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若瑟的父亲义务,圣史路加在基督的族谱中就已提到:耶稣开始传教的时候,大约30岁,人都以祂为若瑟的儿子(路三23)。教宗表明:若瑟担负起一项父亲的义务,这责任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来自天父。
这一灾难性的场面,在以后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直至今日,仍然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背景和方式上演。当先知们达到真理、触及到心灵,要么心灵开启要么心变得更硬、怒火中烧、迫害……。
二、西方传统中的美德西方传统中美德的渊源来自古希腊,当时的雅典人就十分重视美德对政治权力的约束,并提出帮助城邦,人人有责的理念。
教宗方济各5月2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劝诫信众远离金钱,因为金钱能诱惑人,使我们成为奴隶。当天是上海佘山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教宗特别为高尚的中国人民奉献这台弥撒。
利玛窦的初衷是,通过对科技器物的展示,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争取使得人们可以透过这些自然之物的精妙,知识的深奥,以悟得这些都不过是天主的神妙化工和杰作,目的是促使人透过自然真理进入启示真理的深奥。
新约记载:耶稣有一次治好了一个附魔又哑又瞎的患者,法利塞人诬蔑耶稣行这奇迹是凭魔王贝尔则步之力。
泰泽团体八月八至十二日在香港举办国际青年聚会,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约二千一百人参与,本地不同基督宗派亦响应这次的信心与修和之旅。
根基一旦遭到世俗的腐蚀,整株植物和果实都将毁灭,当代最严重的危险在于精神上的世俗化使人陷入教权主义。相反地,成长则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行动。教宗由此指明成长的两个记号:自由与服从。
;不论是团体设置还是课程安排,都仿佛是一个日常生活的操练,与主同行中恩宠的丰沛浇灌,让自己由里到外焕然一新;感受到这种设置很实际亦很理想,有助于身心灵的整合,给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持系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有一首很好的歌,首句是“当趁着年轻,纪念造你的主”,是说人应该趁着青春年少,精力、体力最为旺盛时,尽力去为主做事;不然等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即使为主之心不变,也难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