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左右,住在相四房村的方乾高先生(即方维平神父和方祖耀神父的祖先),受李姓家属的影响而进了教。
面对所有这些疑问,教会信仰告诉我们:因为这一位在圣诞节降生在马槽里的耶稣,在人眼中祂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婴孩,但在那些明察秋毫的天使眼中,祂却是创造并掌管整个宇宙及人类历史的主宰。
上面小传虽然述及利玛窦神父的足迹行程、被受皇恩与清正廉洁,然而到中国来传扬基督的福音却是神父的唯一目的。
题记:一个省级台电视节目主持人、编导,获得过国家及省级的大奖,广泛涉足于影视、营销、旅游、企业运营等各种策划;他从一个唯物主义者,一个拜金主义者,一个自我实现主义者变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他的名声传遍了临近各地……来到了纳匝肋……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1215年召开的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对这个观念的训导极其重要,在表明理性的限度时指出:“在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间,无论多么相似,差距却极大。”
甚至可以说:复活的世界首先是一个身体的世界;圣保禄有时将至高现实称作“基督奥体”(参阅哥2:17及弗1:22-3)。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不能把复活的身体想象得跟我们在世的肉体一样。
根据当时手头的钟鸣旦神父编的《徐家汇藏书楼明清间天主教文献》(五册,钟鸣旦、杜鼎克等编,台湾辅大神学院出版社,1996)和北大郑安德先生编的《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册,郑安德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2000)及一些清代的善本
受中国驻意大使贾桂德委托,驻佛罗伦萨总领事尹琦出席了广场揭牌仪式。
幼年及成长时期经历过天灾及战乱与人祸,时值中日八年抗战及随后发生之国共内战,在灾难和战火重重的洗礼下,这些生命中的历炼和苦难,培养了我对未来和人生有着更清楚的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