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加尔瓦略山,而是全国著名的敬礼圣母之地——济南平阴胡庄圣母山,顺着坎坷的苦路走到山顶,一尊十字架苦像赫然而立,苦像台上有鲜红的醒目大字——“请你细看谁如我苦?”
请您在天主台前为我们祈祷,我们在世努力耕耘,盼望我们的教区明天更兴旺。您一人走了,有您的祈祷,千万人会站起来,走出去,福传大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封主教的带领下,更会有崭新的面貌。
不论年龄大小、不分职位高低、也不管地域远近,从白发苍苍的老翁到满脸稚气的幼儿,从国家机关干部到偏远山区群众,从港、澳、台同胞到各兄弟省市,人们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仁爱之心,积极踊跃地向灾区捐款捐物,
我在网上参与了所有的追思礼,切身缅怀我的恩人、中国教会的恩人。
第二天,我们一行去大同教区神职公墓,追思敬爱的院长郭印宫主教和同学张保平神父。之前,我们拜托了本堂武永平神父定制两个花篮,敬献在墓前,以表我们全体学生对院长的敬意和感谢。
其后几天在丁神父与几个骨干教友不辞辛苦的物色中,在莱钢金鼎南区往南的一个小村庄租赁一个十多平米的小屋,作为教友新的聚会所,并于11月1日、2日分别在此举行诸圣节、追思已亡瞻礼弥撒。
伊斯兰堡教区主教安东尼•鲁芬蒙席将主持追思仪式,鉴于圣座驻巴基斯坦新大使爱德嘉•佩纳•帕拉总主教尚未正式就任,将由其代表,圣座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何塞•路易斯&bull
说西方很多教友一生只进三次堂:洗礼、婚配、追思(允许灵柩停放在祭台前),似乎也夸张了点,至少人家还在参与亲戚、朋友、同事们生活中的这些圣事呢。除此之外,四大瞻礼教友普遍存在。
1970年戴高乐总统逝世后,举行国葬,又在这座大教堂里为他举行追思大礼弥撒,有几十位国家元首来此参礼。读后,我又想提出一个问题:这篇介绍文章却沿用了一个错误的译名“巴黎圣母院”。
弥撒后,黄薇代表家人上台以英语致谢辞,感谢教友们聚在一起追思她的父亲。然后,声乐家们在圣堂内演唱黄友棣的名曲《问莺燕》和《杜鹃花》等。弥撒中所唱的《天主经》与《圣母经》,亦是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