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由此鼓励要与他人对话,宽恕对方的软弱和过失,以这种方式活出人际关系。“唯有慈悲能治愈和创造新世界,扑灭互不信任、仇恨和暴力的火焰:这是教宗方济各的一大训导。”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仆人"一词几乎带有侮辱性,暗示着软弱、失败或缺乏抱负。然而耶稣的教导却指向另一条道路:"谁若愿意在你们中为首,就当作你们的奴仆。
为了开始对话,耶稣让自己显得软弱,以便对方放松,确保她不会受到惊吓。即使在圣经中,口渴也常常是欲望的象征。但是耶稣在这里首先渴望女人的得救。圣奥斯定说,“那个要水的人,渴望女人有她自己的信仰”。
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时,才能为信仰留出空间;当我们正视自己的软弱时,主的恩典方能流入心田。正如教宗方济各所言:“谦卑不是低头,而是让目光转向更高之处。”
为了爱我的缘故,耶稣变成软弱幼小的婴儿。他的软弱,他的幼小,使我成为坚强的人。他把自己的武器送给我,使我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巨人’。
但我坚持下来了,是主克制了我的骄傲、软弱、私欲和肉情。治愈了我的痛苦和忧伤,赐给我勇气、信心和力量,带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沟坎坎。
——圣女小德兰St.TheresaofLisieux1897年(10月1日) 你看到我软弱吗?你定会垂怜我的软弱。你看到我缺少德性吗?你定会扶助我!
可是,软弱的我究竟要怕什么呢?究竟要怕到何时呢?
正当保禄六世强调务必毫不含糊地耐心教导并阐明真理时,这道通谕实际上邀请众人对人性的软弱采取关注的态度,表达出对罪人的怜悯(参阅:28至29号)。
圣保禄宗徒说:“谁软弱,我不软弱呢?谁跌倒,我不心焦呢?”(格后11:29)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都能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