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以民脱离绝境,挺身而出智取获胜。艾斯德尔热心超凡,为救亲族勇于冒险。深得君王宽厚爱怜,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玛加伯时七子之母,见子受刑惨不忍睹。信守法律决不让步,视死如归忠于上主。
还有一批批的传教士,满怀救灵热火,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把生死置之度外,将福音传遍五大洲的角角落落。就近代来说,梵二会议发布了《教友传教法令》,要求教友们与神父、修女合作,共同从事神圣的传教事业。
这位患血漏的妇人信德非凡,相信耶稣定能救她。她是被社会丢弃的人,但耶稣赐予她健康,把她从社会和宗教的歧视中释放出来。教宗评论道:福音事迹敦促我们省思女性通常是如何被看待和描绘的。
三、贤士——真心每逢圣诞节,在我的家乡教堂大门两侧都要写这样一副对联:庆救主降生当效贤士来朝献礼物;贺恩门开放切望罪奴悔改信耶稣。
它应该是鲜活的、动态的、有效的、可以实践的救恩事件的庆祝。的确,没有真正的皈依和爱德生活,礼仪庆祝将成为纯粹的宗教仪式。堂区牧者应在重视礼仪的同时,也要给予礼仪与生活实践间一个良好的平衡。
耶稣来到世上完成救世伟业,升天后仍以奥妙的方式临现于教会,使救恩广传于世。教会因此有责任延续救主基督的救世使命,宣讲福音,为信者付洗,使之成为教会——基督的身体。
这就是救恩的路线:在我罪人与主之间建立起关系。倘若我自以为是义人,这救恩的关系就无从建立。这时,席间的每个人心中升起了更大的惊愕:这人是谁,祂竟然赦免罪过?(49节)。
1、圣体圣事圣周四,我们首先庆祝天主子耶稣基督为我们建立的“圣体圣体”,通过圣体圣事,我们以“圣事的方式”接触到天主子耶稣基督和祂的救恩。首先,圣体圣事是天主继续降生爱人的表现。
它让我们在享受民族文化带来的归属与温情的同时,不断将心灵提升至天主台前,在“月圆”中体味“主恩”的满盈。
(1)门徒与跟随者的不同在跟随主耶稣的人群中,基本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寻求生命,渴望救恩,希望遇到天主的人,这些人蒙召成为门徒;另一类是装饰生命,追求眼前,以旁观者的身份希望得到好处,这些人随来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