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四福音》中,只有《路加福音》记载了右盗临终的悔改,并得到耶稣亲口答允他“今夜你将与我同在乐园中”的殊恩。不过,人们对圣史路加的这一记载,所报的态度却是因人而异的。
复活蜡烛亦象征基督,他是人类的救主,为救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神父高举点燃的蜡烛走到每一个教友身边,点燃教友手中的蜡烛,并带领教友们举着蜡烛游行,高唱“基督之光”的赞歌步入圣堂。
勉强那颗心、好使人灵相信在天主那里有白白赐予的礼物,天主的恩典是白白赐予的,救恩不是能买来的:它是天主爱人的重大礼物,是最大的礼物!这就是白白赐予。
教宗说:教会的礼仪引导我们走这条路,重温每一件带给我们救恩的事件。但这并不是单纯的回忆过去的事情而已,因为在礼仪活动过程中,那些先前发生过的救恩事件都重新展现效应。
教宗解释:圣咏作者以特别的手法,透过描述播种的行动来表达救恩的自显,即是撒在地里的种子可成为面饼,但不问是否收成好的果实。
以这种方式不仅将祂的民族,也将各个时代受邪恶压制人的痛苦背在身上,同时将这一切带到天主心中,坚信自己的呼号在复活时辰将得到应允:‘这极端痛苦中的呼喊深信天主必会予以答复,不仅为耶稣自己,也为众人一个救恩的答复
卢德的故事意义深远:天主的救恩不只给以色列人,也包括外邦人。
它号召人在各种环境中与基督结合,基督将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恶担负在自己身上,为带给人类光、希望和救恩。就这样,耶稣使我们也有能力去安慰那些在各种困难中的人。
这个阶段的一切全在我们负责地掌握之中,是圣保禄所说的悦纳的时候、救恩的时日(格后6:2)。
接着在他著作的第12章1-6节就是一篇称谢天主救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