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长篇讲话条理分明,与《愿祢受赞颂》通谕息息相关。教宗首先谈到,人类在世界各地「渴望」能源的方式导致严重的不平等,使得大地生物陷入严峻的存亡危机,甚至达到毒化空气的境地。
她常对耶稣说:上主,请祢以爱的大能让我歌颂祢的恩宠,将我的哀诉转化为永恒的喜乐:这是一首生命必能战胜死亡的赞歌,也是许多忧伤人灵的希望讯息。
一切为祢都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罢!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祢所愿意的。’”(谷十四36)。耶稣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亲身经历了孤独、鄙视、屈辱和残忍的对待。
这次会议的主题为“教会与整体生态的新旅程”,且以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文件《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为指南,推动真正的牧灵、生态皈依和众议精神。
关于这点,乌里瓦里神父指出:「信德无法衡量,如同礼仪中说的:『求祢垂念我们的祖先和所有亡者,他们的信德只有祢知道。』(参阅:感恩祭第四式)但这并不意味著信德必然不会显露于外。
他对天主说:‘看,我多棒,如果祢需要什么,跟我说,我来解决您的问题’。也许这人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事,他说,‘我每周一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我很棒。”
当天的福音要跟《路加福音》第五章相互对照:同样是撒网捕鱼的时刻,门徒们第一次听从耶稣的指示,捕获大批的鱼时,伯多禄跪伏在耶稣膝前说:「主,请祢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
求祢使我谦逊,赐给我谦逊的恩宠。秉持这份谦逊,我才能找到祢。这是唯一的道路。我们若不谦逊,就永远找不到天主:我们只会找到自己。
《马尔谷福音》如此描述了耶稣受洗的场景(谷一9-11),那时候天上传来声音,说:“祢是我的爱子,我因祢而喜悦。”
二、主恩浩荡奉献回报张老师说:我的生命几乎是在奇迹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