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也为进一步推动宗教与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听了神父的讲解,他们对艾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许多教友说道:“这方面的知识真需要讲讲,特别对那些在外打工的孩子们”。此外,神父还带去了艾滋病宣传小册子100多份。
信德网据天亚社讯印度尼西亚的神父认为,最近开始的司铎年是增进知识的好时机,有助他们的牧灵工作。
人愿意自己从那棵知识树取得塑造世界的能力,愿意自己成为天主,使自己与天主同等,要战胜死亡和黑暗。人不想依靠爱,因为他认为爱靠不住。人只信赖知识,因为知识赋予能力。
天主是生命之源,他创造了人为分享他的生命。耶稣宣称,“父是生命之源,他也使子成为生命之源”(若5:26)。耶稣深深意识到自己拥有生命,因此他能肯定地向犹太人说:“我是生命的食粮。”
二、天主不看知识看顺服天主不看我们脑子里有多少、懂多少,而是看我们顺服多少。我们老是说要多懂一点,多研究一些,要弄明白。其实,人对天主,永远不可能全明白。
保禄宗徒做为福音的使者,为了让更多的人领悟和分享这一精神,在书信中,不仅诠释了“基督大爱”的性质和伟大,而且强调了“基督大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无爱德,一切都没有价值。
在去年的将临期牧函中,我提到有需要为圣职人员、修会会士和平信徒——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提供知识和灵性上的培育。我们仍然有赖信仰小团体和礼仪,支持我们学习和实践如何成为共议同行的子民。
不要把司祭身份仅视作社会角色,而要意识到:这是与基督合一、分享祂唯一司祭职务的召叫。即使牧灵环境不易,也要以“天主的工人”自居,而非“宗教职业人”。反思问题:我更看重身份地位,还是圣召印记?
祈祷是天主在为教友们担负罪罚,不要把祈祷看作是负担;教友们不仅要学习教会知识,而且要学习各类社会知识,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天主,理解爱的意义,在天主的爱内,爱是喜乐的;教会每天举行的弥撒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