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很危险,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内心也比较挣扎,但还是控制不住。今天女孩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他感觉心里不安,跑了出来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从信仰的角度给他建议。
平安夜的泰泽祈祷中,许多外教朋友流着眼泪向上主泣诉他们内心的苦闷及需要。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孩谈到,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教堂,感觉到自己内心非常的宁静和平安,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祈祷,仿佛体会到幸福就在这一刻。
当我徘徊于信仰的边缘,是您伸出援手,鼓励我以坚韧之心面对内心的迷茫,引导我挣脱阴霾,重燃信仰的火花。在那神圣庄严的教堂内,您的祈祷声似乎仍穿越时空,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作为基督徒的我,二十多年来,我内心的最深渴望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所信仰的天主作见证,好使众人都能得到天主的救恩。从去年,我走路去教堂就非常艰难,医生诊断我的膝关节需要手术。
教宗提及在加蓬宣讲福音的「英勇传教士」和首批基督徒,并指出共融和友爱能使人不受部落和种族方面歧视思想的影响。这些歧视思想本身与福音背道而驰。
光照人并使人发现天主的爱的信德之光是每位发言人反省的核心思想。米勒总主教提到亚巴郎,强调以色列的历史是从受到诱惑朝拜偶像走向信从天主及天主为他们完成的许诺,这一连续的过程。
在这封写给意大利主教团主席巴尼亚斯科枢机的信函中,教宗提到家庭是最有利于教导人慷慨的学校,它教育我们如何克服在社会中大行其道的某种个人主义思想。
我们在文告中阐述了下面几个思想:旅游观光是个发展快速的现象,它给人带来彼此相会的新的可能性,促进发展,但也挑起恐惧和伦理道德良知的挑战。
而李问渔的同学马相伯则少年学道徐家汇,晚年常居土山湾,在教会与社会之间奔走呼号,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位大家,他的著述和生平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侧面。
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学者何建明的文章在会上发表,题目是<中国近代耶稣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