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陈介夫《圣事论新编》P141)天主教要理也重申“从起初,基督徒带来为感恩祭用的饼酒,也同时带来他们的礼物,为分给有需要的人。
他珍惜并感恩身边的一切,他生活淡泊、宁静,虽生活在闹市,却能在自身找到一间静默之所;他不为世俗所动,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仿佛过眼云烟,唯一能让他动心的是那永无止息的爱。
教宗也提到将罗马弥撒经文重新翻译成英文的出版工作,他鼓励主教们藉着这一机会深入进行对感恩祭的要理讲授,对所庆祝内容的虔诚重新有所认识。
有人吁请为圣召祈祷,要求把亚马逊变成巨大的灵修朝圣地,在那里向「众感恩祭的主人」献上祈祷,求祂派遣更多福音的「工人」。司铎人数的短缺不仅是亚马逊的问题,也是普世天主教共同的困境。
(参阅:感恩祭第四式)但这并不意味著信德必然不会显露于外。比方说:通过信德的宣认或爱德的途径,信德得以彰显出来。无论如何,攸关信德的意图确实可以判断。
教宗由此指出第一个关键词:感恩。教宗写道:「我们自身和人生计划的实现,并非我们独自决定、盘算的成果;相反地,这首先在于回应高天对我们的召叫。上主给我们指示该去的彼岸,并且先赐给我们上船的勇气。
在精彩节目的表演过程中,逐一颁发了各种奖项,获奖者们都很感恩天主。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宪章》第29节有这样的声明:“执事所领受的覆手不是为作司祭而是为服务”;这即是说,目的不是为举行感恩祭而是为了服务(《培育终身执事基本守则》5)。
五位神父来到圣堂,整齐地跪在祭台前向天主祈祷,随后举行了感恩弥撒,弥撒由现任龙港堂区本堂胡龙建神父主祭,郭林斯、林毅、罗童飞、林胜利、陈时雨、王永国等六位神父共祭。
教宗对司铎们说:「有了祂,你们能成为喜乐的使徒,在你们内培养感恩之心,为弟兄姊妹和教会服务。」与喜乐相辅相成的是幽默感。教宗强调,「司铎要是缺乏幽默感,就会令人不悦,有某个地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