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蔓百花映修院,佘山圣母挽人寰。方舟修生效圣母,苦读修身传世人。不弃羔羊助耶稣,求世信教佑升天。
在讲授教义方面,他以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作为出发点,来说明救赎的真理,并用圣洗圣事(浸水礼)来涤除皈依基督徒的原罪。在礼仪中,保存了东方隐修士的礼规。每日有礼仪朝拜,在主日献祭、告解,涤除心灵罪污。
’ 教宗强调,藉着圣洗圣事这20名婴儿与天主建立关系,脱离了原罪的束缚,成为基督唯一奥体的肢体,即教会的成员。从今以后,他们能够完满地活出成圣的圣召,继承永恒的生命。
当原罪的力量衰退时,圣洗圣事的力量就会增长。这将使人重生,有能力去爱和奉献生命。因此,我们接纳了天主所赐的每个子女。我们也决定离开罗马,前往传教之地荷兰。
教宗最後总结道:「抗拒向来是我们身上原罪的果实。心怀抗拒是件坏事吗?不是的,它是件好事!糟糕的是我们将它用来抗拒上主施予的恩宠。心怀抗拒很正常,它等於是说出:『上主,我是个罪人,求祢援助我!』
祈求天主使他们摆脱原罪、祝圣他们成为圣神的居所。为孩子们祈祷、为身心健康祈祷,这是用祈祷保护孩子的一种方式。
借着圣洗,一切罪恶,包括原罪和本罪,甚至应受的罪罚,都获得赦免;所以,因着圣洗圣事涤除受洗者的罪,以耶稣的神性生命给与他和基督结成一体,成为天父的子女。成为基督的肢体,加入教会,并分担他的使命。
当前,整个教会都在千方百计、运用各种途径大力推动福传,但仍有不少地方的表现令人遗憾,即使是一些羊群的牧者也仍旧是四平八稳我行我素,依然保持传统模式而没有丝毫变化,与轰轰烈烈在行动的福传典型堂区形成了显明的反差
如钦定圣母蒙召升天信条的《至慷慨者天主》宪令(1950)、梵二改革礼仪的《礼仪宪章》(1963)、重组教廷各部门的《善牧》令(1988)等。
死亡涉及每个人,它会深深触动我们,尤其当它近距离接触我们,或者它以一种令我们愤慨的方式,降临于那些弱小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时候。我常常感慨这些问题:为什么儿童要受苦?为什么儿童得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