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督徒的我,二十多年来,我内心的最深渴望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所信仰的天主作见证,好使众人都能得到天主的救恩。从去年,我走路去教堂就非常艰难,医生诊断我的膝关节需要手术。
教宗谈到该修会的会祖圣若望良纳弟(SanGiovanniLeonardi)写道:“这邀请你们这些圣良纳弟的灵性继承人去关怀和促进接纳贫困弱小者的价值,让我们居住的地方和圣堂能够成为向世界敞开的门廊,并为我们生活中的多种形式的贫穷给予安慰与援助
此一郑重的宣告,要遍及全国各地(参阅:肋廿五9~10),并且恢复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正义:关于土地的利用、财物的拥有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面对穷人和财产遭到剥夺的人。
在天主教传统中,这些祝圣后的物品被认为能得到天主的庇佑,无论是药物为人们带来健康,还是食粮、谷物、种子关乎生活与收成,亦或是车辆保障出行,都承载着教友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人生中有着很多的无奈和艰辛,人们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面对现实的心态,生活中坚强不屈的意志。
从福音的内容中,也为现代的基督徒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值得我们思考和默想的问题:1、我们领洗后同样受圣神的引导来到了旷野,而这个旷野就是我们每天生活所面对的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旷野中同样充满着无数的诱惑,
尽管欧洲和美洲仍然是世界大多数基督徒(63%)的生活地,这个份额已经比1910年(93%)少了很多。而且,欧洲和美洲基督徒的比例也在下降。
(迦6:6)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文本加入了一个基本的特殊性:生活的共融是教理讲授被真正接受时,富有成果的特征。
尽管生活贫困,若望却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1563年,他加入了加尔默罗会,取名若望·玛弟亚。
亚巴郎的信德、热情款待与服侍成为基督徒生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