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肋撒修女。
怀大爱,做小事(印度德肋撒姆姆语)。关爱弱势群体,保障残疾儿童的合法权利,全社会共同关爱生命。
因为罗马教宗,历史上数次针对罗马城的焚毁多化险为夷,如544年,教宗贝利撒留(Belisarius)对匈奴王托蒂勒(Totila)的劝诱;而最近的一次,则是教宗庇护十二世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费尽口舌才使罗马城
以下是第56届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1.圣保禄宗徒用以上几句话来勉励得撒洛尼教会,要他们保持坚定,心神和双脚稳稳地扎根,目光要凝视着四周的世界以及历史大事,即使是在等待主的再来时亦当如此。
最后的书卷(Revelations《启示录》或《默示录》)又用了《旧约》中那条引诱人的“蛇”(《创世记》Gen3,1-15)和《达尼耳书》Dan7:7,8:10中的“龙”,并且将它和《约伯书》Job1:6的“撒殚
3、应验主爱主耶稣基督在宣讲了先知依撒依亚预言的圣经之后,向会堂里的人说:“你们刚才听到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这段圣经既是天主通过先知给以色列人的预许,也是预许的满全,更是主耶稣生活的写照。
所以,德肋撒姆姆在印度贫民窟的工作,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教廷的工作价值是一样的。一位小孩的纯真和一位神父的弥撒祭献,在天主前都是一样的重要。
其实,在旧约里,天主通过先知依撒依亚已经预言了将来救恩要惠及遥远的国家和岛屿,而且要在这些人中“选拔司祭和肋未人”(依66:18-21)。
在听了这位陌生人的建议之后,他们撒下网,竟然捕了满满一网鱼,一百五十三条,包含了当时人们所知道的所有鱼类。主耶稣所爱的若望宗徒因着奇迹一下子认出了这位陌生人竟然“是主”。
(路11:28)因着信德,宗徒们舍弃了一切,追随他们的老师(玛10:28);因着信德,殉道者以自己的生命见证基督。因着信德,历代的圣徒聆听了基督的启示后把全部的生命都投放在基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