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忍耐信靠圣教会从伯多禄宗徒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教宗本笃十六世,都在提醒我们:弟兄们,直到主的来临,应该忍耐。看,农夫多么忍耐,期待田里的宝贵出产,直到获得时雨和晚雨。
奇怪的是,当妻子叫他伯多禄(田连恩的圣名)的时候,他就往上升,大哥叫一声连恩,立时又往下沉。这样的经历让田连恩由衷地说了一句:还是有信仰好!
我突然想起她跟我说过,犹达斯最大的罪过不是出卖了耶稣,而是他在出卖耶稣之后因绝望而选择了自杀,伯多禄不还三次不认主吗?我满面沮丧,无精打采地到教堂参与弥撒。
有人或许会好奇:天主圣三如此难明,为什么当年打渔的伯多禄和若望,以及做帐篷的保禄都能明白,而知识极大丰富的今人却反倒不明白了呢?其实,这才是问题的焦点。
她勤奋好学,曾先后到过香港、黎巴嫩、叙利亚、阿富汗、埃及,最后来到以色列圣城耶路撒冷,在耶稣的出生地伯冷城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服务于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晚年的她回到自己的会院。
施予不能出于功利,而应因爱天主、爱近人的信德之德行(参《雅各伯书》2:14-17)。这一教导也启发我们在牧灵工作中关心边缘人群——贫穷者、病人、残疾人——因为他们是“基督在受苦中临在的奥迹”。
也构成现代科技文明图景的主体部分,但是,意识形态系统的演变并未取代基督教文明的主导格局,具体地来说,德法英美诸国为主要国家的地区,共产主义或无产阶级或崇尚奠定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的无神论的真理系统和意识形态,并未影响和支配法律、金融和伦理结构
法郎所指之若瑟为雅各伯的儿子,他因为受兄弟嫉妒而被卖作奴隶(参阅:创37:11-28),根据圣经纪载,他后来成了埃及的总督。
我注视她隆起的腹部,亚当的背命的脖子涌出洪水,亚巴郎睡在混乱的村庄,半夜里醒来,雅各伯愤怒地与天使角力,要拿出勇气,祖先的血在我体内发亮。
坎特伯里的安瑟尔莫有一次几乎先知性地预言我们今日所看到的遭受污染、前途堪忧的世界的景象,他说:一切都像死亡一样,失落了它的尊严,因为它受造原是为了服务那些赞颂天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