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鼓励信友们,在受考验时,需要满怀信心地敞开心扉,“怀着希望接纳天主的新意”,因为天主“不会让我们的期望落空”。(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他们被赶走,受迫害。让我们想想真福罗梅洛,他说真话的结果是什麽?教会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在欧洲也是如此。为什麽?
玛利亚,在所有妇女中受赞颂者,请您赐给我们能在诞生的生命的奥迹前体会到惊讶和感恩。
答:上主告诉亚巴郎,他的后裔将寄居异地四百年,受奴役与虐待;但祂要惩罚那个民族(即埃及),并使以色列人带着财物出走。问题9:上主为何要等到第四代才让以色列子民返回这地?
在两天的追思活动中,成千上万的人前来与这位伟人、兄弟、恩人告别,他们中有政府要员与平民百姓,有修会弟兄与大学同仁,有家人与学生,有捐助者与受助者……大家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来看神父最后一眼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受托付,投身为这伟大的「善」贡献己力,应该尽力阻止任何形式的谎言来毒害人与人的关系。所有人民都是同一个家庭里的成员。过度强调差异性,乃违背此一基本真理。
请听:合唱《阿肋路亚5》(《天》P366)(二)1.朗诵:原祖亚当、厄娃受魔鬼诱惑,吃了命果,犯了原罪,遗害了万代子孙受罚。圣父慈悲派遣圣子降生,救赎人类。听!无数天神,喜报佳音,万众欢腾,普天同庆!
又说:“他坦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天主击打苦待了。”(依53:3-4)的确,耶稣的一生,从他出生一直到死亡,充满了各种的痛苦。
自马克斯﹒韦伯(MaxWeber)将现代世界界定为去魅化(ladisenchantement)的过程以来,人类社会依然继续其仰赖自身主体决定,无需永恒上主的所谓现代性进程。
1991年,他在柴斯托赫瓦隆重举行了第六界世界青年节,三十五万青年人出席了这一盛会。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5月26日也来此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