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子民落入了陷阱,要求一个有形可见的天主以便能够自我识别、找到方向:于是他们对亚郎说,‘他起来,给我们制造一尊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给我们一个领路人、给我们一个领袖。
这本新版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包含了法国摄影师、记者和环保主义者亚恩·阿蒂斯-贝特朗令人震撼和极具启发性的作品。他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教宗方济各的衷心呼吁。
此中关联人物如先知厄里亚,圣西满·史道克,圣母显现授以圣衣,如改革修会者会祖圣大德兰,圣师圣十字若望,以及传教主保圣小德兰,真福圣三依撒伯尔。在我受洗之后的一个月,我对圣母的热爱到了一个极限。
他们感受到贴近痛苦的人的喜乐,体验主的奇迹,在咏唱亚肋路亚。我希望大家过一个充满恩典的节日,与和平及喜乐的复活的主一起。
多尼泽蒂神父1882年1月3日生于巴西的巴伊亚(Bahia)州,父亲因喜爱音乐,便给他起了这位音乐家的名字。多尼泽蒂作为本堂神父从1909年起从事繁忙的福传活动,并将之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
祂选择了「黑暗地区」、人们「从未想过」的地方,也就是「外邦人的加里肋亚」、不同民族和外地人相遇的交汇点。
这就是教宗方济各召叫并邀请他们在亚西西举行会议的意义。在一个思想狭隘和没有未来视野的病态世界中,让青年有话语权意味着开始建设通往未来的桥梁”。
为了让教友们能延续性地学习圣经,继续邀请了中南神哲学院圣经教授吕守德神父讲解《依撒意亚先知书》,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圣经老师贾志录神父讲授《玛窦福音》。
教宗解释道,《天主教教理》描述祈祷产生心灵的转变时,引述亚尔斯本堂的话:“默观是以耶稣为焦点的信德的凝视。‘我望着祂,祂望着我’,这句话是一位在圣体柜前祈祷的亚尔斯农民向其本堂说的。”
洗者若翰引述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来告诫我们:“你们当预备上主的道路……一切深谷要填满,一切山岳丘陵要铲平……”(路3:4-5)天主的道路,不会像山岳那般高,也不会低如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