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R.L.史蒂文森说:完满人生只有通过内心的充实和努力行善来衡量。因为善是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绽放的花朵。
对于相信永生的人,尘世的艰难、痛苦乃至死亡不算什么,将来的永生才是人生的归宿。虽然这是大智慧,但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弥撒当中,王神父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当日的福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亲临当时的场景,亲眼看见主耶稣出自爱心为门徒洗脚服务,亲耳聆听主耶稣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祭献天主,并把自己的体、血作为人的饮食的那发自肺腑的临别留言
我们聆听了《路加福音》的一个片段,这正是慈悲特殊禧年的格言慈悲如同天父的出处。原话是这样的: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六36)。这不是一句激动的口号,而是一项生活的使命。
这是与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爱国情怀和共同奋斗分不开的。我们信仰天主教的教友,既要爱国又要爱教。爱教的具体行动首先要“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因为天主是主宰天地万物,宇宙人类的至尊至上的最高主宰。
《出谷纪》第三十七章问答此章主要描述了会幕内圣物的制作过程,特别是约柜、供桌、灯台和香坛的制作,象征天主与以色列子民的同在和他们对祂的敬拜。一、关于约柜(1–9节)问:谁制作了约柜?用什么材料?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信友们用希望的眼光看待死亡,因为只有跨越死亡的门槛我们才能瞻仰天主的面容,而我们的这一希望是寄托在光照基督十字架的天主的爱上。
黄神父高举着蜡烛,教友们跟随神父、辅祭、唱经班队伍走向圣堂,在圣堂门口,大家由复活烛上取火,点燃每人手中的小蜡烛;在三次基督之光的吟唱中,到达祭台,全体教友手持点燃的小蜡烛,静静恭听复活宣报,开始举行圣祭礼仪
教宗本笃十六世11月18日在他的书房窗前举行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教宗就该主日福音所描述的世界末日和基督第二次降临,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表示,在暴力和灾难震动的世界中,基督是稳固的基础。
教宗本笃十六世日前颁布的《爱德的圣事》劝谕指出弥撒圣祭礼仪之美就在于它的标记纯朴,举止简单。在这道劝谕中,教宗以很多的篇幅再次强调应该如何细心举行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