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非典报道处处可见,这场无声的“战争”阴影已经笼罩全国:今年的“五一”长假被取消,众多的大小型会议也被取消,全国性地要求人们减少外出。
记者问教宗,英国通过公投脱离欧盟,他是否会担心欧洲解体,甚至导致战争。教宗回答说:欧洲已经存在战争!分裂的气氛不仅在欧洲有,在欧洲国家内部也有。
一位厄立特里亚妇女随同全家人穿越沙漠和大海来到了意大利,她的痛苦经历是那些因战争、暴力和贫穷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的缩影。
信中写道:对一个首领而言,最大的光荣在於以言语消除战争,在拉丁文的动词中,就是以谈判、交涉的方式消除战争。不应使用刀剑杀人,而应设法保持和平。
教宗以此展开弥撒讲道,指出三种主要的迫害类型:一种是宗教迫害;另一种是政治-宗教迫害,例如:上世纪30年代的战争,或者圣巴尔多禄茂之夜。这些是宗教或者政治战争。第三种迫害是纯粹的文化迫害。
谈到多边主义议题,教宗提及今年纪念国际联盟成立100周年,这个联盟标志著现代多边外交关系的开端,各国借此试图使它们彼此的关系远离导致战争的支配心态。
主教们还就圣体圣事作为修和媒介的主题展开广泛讨论,特别是圣体圣事在战争和日益膨涨的民族主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谈到今日世界上的父母和子女,尤其是那些经受困窘和痛苦、因压制、暴力和战争被迫离开故土的家庭。
战争结束后,他同弟弟若瑟于1947年进入慕尼黑的修道院。1951年6月29日,兄弟二人及其他40几位同伴一起在弗赖辛的主教座堂由福尔哈贝尔(MichaelvonFaulhaber)枢机祝圣为司铎。
枢机表示,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医疗危机时期的感触上,也应能够有力地抗击世界上的悲惨境遇,如践踏人的生命和人性尊严的饥饿、战争和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