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纪的蜡画,《全能的主耶稣》,埃及西奈半岛圣凯瑟琳修道院出土。
比如,我们称圣家是圣的,并不是因为圣家很完美,其实,真正的圣家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诸事顺随,他们除了很多事情不明白之外,还充满着困难和挑战:童贞怀孕的挣扎、马槽生产的窘境、逃避埃及的狼狈、
广场中立着一座埃及方尖塔碑,塔碑顶上是十字圣架,碑座四周雕有四头狮子,向四面眺望,似乎在宣誓着:多难的教会,永远屹立不倒的教会。
当年以民出离埃及之时,在茫茫黑夜中,上主以火柱为他们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指引他们一步步迈向福地。
这像极了天主呼召梅瑟时,这个埃及王子的第一反应,他同样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天主托付之事,而要天主另请高明。但是,呼召绝非出自人。
背景:《智慧篇》(SapientiaSalomonis)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地点很可能是埃及亚历山大城,作者虽匿名但以撒罗满王之名口吻写作,以强调其智慧权威。
背景说明:富翁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当时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穿「紫色和细麻布」象征极度富有(紫色染料昂贵,细麻布产自埃及,是贵族衣料)。
圣经旧约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许多人违背上帝的旨意发怨言,拜偶像被火蛇咬伤必死,上帝吩咐摩西用铜铸造一个蛇像高高地支在长杆上,让营内的人都看得见。
梅瑟曾向以色列子民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天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后,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如此浩大的恩爱。
北京马驹桥:许萍通过这次朝圣,使我感觉到天主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行,让我想到旧约中,天主带领以色列出埃及,走出旷野,第一天去路德朝圣,下了一天的毛毛雨像是用雨水洗刷我们以往所犯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