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话顿时让我惭愧不已:“今天中秋节,老师您为了我们不在省城团聚,我们绝不能让您一个人吃冷饭呀。”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昨天竟然忘了给大家安排今天放假在家团聚。
(咏105:3)今夜,我们来谈一谈牧童;牧童们寻找到了躺在马槽中的耶稣,极其高兴欢喜:“众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以后,牧人们就彼此说:我们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报告给我们所发生的事。
为了迎接这个恩典,我们蒙召以白冷城牧羊人的惊叹走上我们的旅程。福音记载,他们听到天使的报告后,“急忙去了”(路二16)。
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当今世界的冷默源自人心的封闭与短视,而圣心的火热正能融化这层冰霜。而这也正是圣女玛加利大所领受的来自耶稣圣心的启示:“妳看,这颗心爱人之情如何深挚!”
在祂的一生中,从诞生在白冷的山洞、到在十字架上的死亡、直至复活,真福在耶稣身上得到了具体的实现。天国的一切许诺在祂身上完成了。
一名路人冷漠地从被车撞倒的女童身边走过其实,这何止是一次讽刺,更是一次活生生的社会控诉。
耶稣选择了伯利恒即白冷(路二11)为自己的出生地,意思是面包之屋。当我们前去领受圣体或朝拜圣体时,我们不觉得自己正处身于耶稣的诞生地——伯利恒吗?
若瑟如何的陪伴玛利亚到白冷,在马槽旁守护着她生下婴孩耶稣,既关心贴切,又得当合理,对圣母既爱又尊重,毫无失礼之处。
在玛利亚的平安中,有他的陪伴,在她生活的困难中,也有他的陪伴;他陪伴玛利亚在去白冷登记,并陪伴她在喜乐中生育;在逃往埃及的过程中,有他的陪伴,在焦虑中寻找耶稣时,也有他的陪伴;之后在纳匝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圣母圣若瑟黄昏时到达白冷城,四处寻找旅店投宿,无奈到处吃闭门羹,被人拒之门外,到门外找栖身之地,直到夜色已浓,在月光下勉强找到一个牧人们曾使用过的破旧山洞,等到圣若瑟把那里打扫收拾干净,已快深更半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