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肢体有痛苦,全身都不舒适,所以让我们在天主的爱内共同祈祷,奉献爱心,让教堂早日重建起来。
这些都是一些较消极的婚姻观,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产生的婚姻状况。不过,夫妇生活当然很多也是美满、幸福和融洽的,是双方爱的能力的表现和彼此互相接纳与学习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她把对天主的信仰热忱变成了一桩桩活生生的爱德行动,使教内外的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天主的光荣。
弥撒也是培养我们教友成为一个爱的团体,同吃一个饼,共同成为天主的子女,成为一个唯一身体(基督)的肢体。因此,我们若愿多得神益,应当以虔诚的心火,热心恭敬的心情,有意识的参与弥撒圣祭。
医院确实是痛苦的殿堂,但也是彰显爱德力量的地方,让病人得到扶持和同情。同样地,我想到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人。耶稣也没有忘记他们。祂把探监作为形哀矜七端之一,意在勉励我们不要判断任何人。
然后,教宗谈及三个能指引告解神父工作的建议:一、祈祷能带来谦逊与爱德一名好的告解神父,首先需要是善牧耶稣的真正朋友。若没有与耶稣基督的这段友谊,一名神父难以培养告解圣事中所需的仁慈、一名父亲般的仁慈。
教宗这封信在澄清各种误会的同时,也指出他担任教宗所要推动的四项要务,并要求整个教会学习最高的诫命:爱德。教宗在信中指出他的“话在澄清一个在教会内外激起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过”。
这是对司铎行圣事时的“事效性”(Exoperaoperato)认知的一个必要补充,因为司铎在行圣事时,不该只问是否“有效”,更该问,一个圣事执行人该有何种谦恭谨慎的态度和多深多厚的信望爱三德。
我们细心查考一下,我们为了还报耶稣的大爱、为了补赎自己的罪过,究竟受了那些苦?受了多少苦?
教宗以这主题为核心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惊讶地发现,天主先行一步,主动接近他,没有因他的缺陷而停顿,因为天主仁爱的唯一意愿是使他有能力接受使命,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从而回应天主的召叫:我在这里,请派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