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老人身上无情榨取,不存一点孝爱之心。常言说得好: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年轻时善待父母,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孙,到自己老的时候,儿孙自然孝敬你,否则适得其反。
会中大帝说:名录于天,那是何等美好的事!法国的无神论哲学家伏尔泰以骄傲的态度、轻蔑的口吻说:只要有人给我一枚普鲁士小钱,我愿意出卖我在天上的座位。
主爱的兄弟姐妹们,这句话是否还时常在你耳边回响?你是否觉得有一份责无旁贷的使命在你的肩上?你是否从这句话里读懂了耶稣的圣心对你的那份殷切的期望?
谈到在教会中的职务,教宗说:在教会中的任何职务首先是服侍天主和弟兄!这种精神必须激励每位领过洗礼的人尤其要实际与贫穷、遭排斥和受苦的人为伍。
十点整游行队伍步入圣堂,由本堂霍神父主祭,两位执事陪同十五位神父共祭,举行了盛大的感恩圣祭,借着祭台上的礼品,把我们的感恩、祈祷、泪水、奉献给了在天大父,神父在弥撒讲道中更是激情高昂:今天普世教会庆祝耶稣圣心瞻礼
(玛3:17)天主圣父论到受洗的爱子时,曾这样隆重地宣布。我在接受洗礼的一刹那,天父也如此宣布:“这是我的爱子。”每每想到此,便觉得浓浓密密的幸福萦绕着我。
冷漠没有余地,它支配着那些因害怕失去某些东西而无法给予爱的人心。各种忧伤都被消除,因为耶稣圣婴是人心的真正慰藉。今天,天主圣子诞生了:一切都改变了。
那时,人对天主和教会的理解受时代局限,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就有关于审判的偏差。那个时代的人想象的公审判,几乎完全是按照当时欧洲审判人的模式来的,把犯人押上法庭,接受审判。有功受赏,有罪受罚。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科技和思想都在不断地进步,信仰的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要与时俱进,但根是不会变的,源自白冷城的天主子的出发地永远是每个天主教徒的根。灵魂归向何处,心也就归向何处。
保禄书信说明:亚巴郎相信天主叫死者复活,叫那不存在的成为存在的(罗四17);并且明确表示:他明知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撒辣的胎也已绝孕;但他的信心却没有衰弱(19节)。这是我们蒙召也应活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