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生活是新颖的事。这十年就是如此:张力,在张力中生活。”数不清的接见活动,数百次对教区和堂区的牧灵访问,以及40次国际访问。
本届活动的主题为“遵循规则生活”。800年前圣方济各编写的会规至今仍对我们的时代说话。这次的介绍活动由亚西西方济各住院会会士所推动,旨在为兄弟情谊文化的培育贡献力量。
宗座神学研究院院长斯塔利亚诺(AntonioStaglianò)主教表示,这是一项新使命,即在知识的各领域促进交流与对话,让全体天主子民都晓得并参与神学研究,使子民的生活成为信、望、爱三德的生活。
至于第三堂有关传教使命的课,耶稣的玛利亚修女和其他方济各圣母始胎会修女们是“首批抵达美洲的隐修女”,展现出默观生活中的传教精神。
教宗解释说,这是因为人被自己的占有欲和人的关系所占据而认为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填满他们的时间和他们的内心生活。教宗指出,大量的人仍然不认识天主,没有“品尝”过天主,从未经验过被天主触摸的美好感觉。
《启示宪章》六:25)这古老但有效的方法能带引我们以圣言为祈祷的根源,而最后更能引发我们发自内心的转变,使圣言成为生活的力量。
联合会在香港的联络秘书徐静思说,在这次研讨会,「将集中于经验分享,就是圣言如何建立、滋润和丰富个别团体的生活」。
这个故事充分地反映出我们神修生活的重大困难之一:缺乏耐心,无法坚持到最后。基督徒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便是祈祷,但我们几乎都经验到祈祷的困难。
宗座社会传播委员会咨议员,泰国圣若望大学校长猜那隆向多位亚洲主教及其它教会人士指出,信息科技和传播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猜那隆对与会者说,他们应当视电讯及科技为牧灵职务的“工具”。
培养传教工作人才的需要 28非有多方面和完备的培养,传教工作不能够达到圆满的成效;不仅是教友本人神修生活和知识方面的恒常进步需要这种培养,连教友所应当适应的人、事和职务等各种环境也需要这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