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是在圣母的伴同之下;但是,圣母在那里,天主也在那里。
主教说道: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参加奉献礼,我们希望藉着奉献礼,天主能赐给我们各种恩宠。但我们更要祈求天主,将圣神的果实在我们身上结出来。
回首过往,坎坷中的沮丧、痛苦中的忧虑、绝望中的迷茫,天主都加以抚慰和照顾,成为我生命册上的恩典。使我更深地领悟到圣召是生命的改变、人生的终极目标,更是天主的恩典和圣爱。
事事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能无忧无虑地驾驭自己的生活,但一旦发生危机时,我们才本能地想到求救于天主,你是否注意到这一点?这似乎是人性的反应。你若踏入旷野中四十天,不能出来,这无疑就是一种危机。
教宗说,整个圣诞期都在庆祝天主降生成人,并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奥迹;教宗还说:“他屈尊就卑,以至于取了手无寸铁的爱的形象,他给我们启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更确切的说,他给我们启示了天主究竟愿意告诉我们什么。
◎为让天主俯允我的祈求,也不须诵念书中华丽的文句,我的行径就像不识字的孩童,转向好天主,直吐我的心声,不必用漂亮的词汇,而每次他都能了解我。
而信仰上,当没有圣堂时,恭敬天主祈祷、参与圣祭、领圣事等不方便。可是费劲力气修建了宽敞漂亮的圣殿之后,我们自己感觉一下,我积极热心了多少呢?!不仅要有圣堂,更要有心,真正内心的圣殿!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弥撒是祭献天主的最高、最神圣的公共敬礼。而绝不像有的教友想象的那么简单,是为某个人而举行的私人行为。弥撒的中心是天主耶稣,而不是某位圣人圣女,更不是某个炼狱灵魂。
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提到若望廿三世经常说的一句话,即以信德的目光来观看,必须信赖天主上智的安排。教宗说,天主的人就是那些学会看到、信赖、发现且由复活的力量来引领的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1953年还是学生时,就以《圣奥斯定教会训导中的天主的家和子民》这篇论文获得神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