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亚历山大东正教科普特礼教会领袖塔瓦德罗斯二世(TawadrosII)宗主教在回复教宗的祝贺时表示,让我们共同为全世界和平祈祷,愿天主将喜乐的恩典赐予每个人。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传道员满面愁容地找到神父说道,经过她苦口婆心传教的一对年轻夫妇,终于在内心升起了对天主救恩的无限向往,一个主日天,第一次双双携手来到了教堂,在亲临其境的弥撒当中,有心将信仰的真实发生与他们理念中建立的概念进行一次完美重合
1951年初,经人介绍由河上咀本堂赵(锦荣)神父婚配再婚,岳父前妻留下四个孩子,女儿6岁,大儿4岁,二儿2岁,三儿才3个月。
胡神父于1959年间另建造了一所较大的圣堂,而小圣堂就为要理学习班专用。新圣堂除了墙壁用石砖砌成,其他地方多使用木料,10多年后经白蚁蛀蚀,渐渐成为危险建筑。
李神父生活俭朴,每次福传背上一大包方便面,有时自己动手做饭,被教友称为“背着干粮去福传的老神父”。李神父所领导的保禄福传爱心会,几年来成绩显著。
清朝金缨在他的《格言联璧》中这样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心就像一颗种子,成长在天地间,喜、怒、哀、乐的情感造就了善、恶之心。有一颗善意满溢的心,人的情怀境界就不一样,思想观念就不一样,行为语言就不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也随之变化,如果你心心常常被某人或某几个人所占据,假如还以此为慰为乐,那么这样的独身生活就不够成熟,修道也是同样。有一定修养的神长、修道必须深入的思考这类问题。
然而,达到这样的境界,在敬畏和虔诚、谦恭和淡泊、平安和愉融的圣人胸怀中,智慧的苦与乐已消融为一种和谐的安宁了。因为圣人已获得了智慧的果实———上主的大爱。
教宗称赞德肋撒修女藉着款待和维护人的生命,总是乐於服事众人;她是穷人的母亲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