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不是固旧呆板,而是在保守中开放,开放中守旧。教会就要有自己的特独的风格,不能跟着社会的某些东西而逐渐迷失自己。有了自己的立场才能做一些开放式的调整。因此,我认为,礼仪不能跟风。
然而,面对灾难,身在其中的人恐惧,留下很久的痛苦记忆,而远在他处的人则观望,不久之后,大家都好像遗忘了巨大的灾难痛苦,继续以前的旧生活,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象征旧一代的领袖逐渐消逝,新的时代即将来临(由若苏厄领导进入许地)。天主的计划不会因人而止,祂的旨意恒久不变。问4:天主要求以色列人在进入许地后做哪些事?
他具有双子的两面特点,曾经作为耶路撒冷的主教(参宗15:13—21),发表过精彩的演讲,雅各伯书就是由他所著,书中内容除首句致候辞,具有书信形式外,全部是在讨论伦理、道德和实际的教训。
比如,我还参加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日本委员会的活动(3月22日,枢机辞去了理事会主席———编者按),忙于宗教间交流对话工作。昨天是复活节,我去看望一些病人,并为他们送圣体。
在真理的光照下,堂区主任从自身和堂区的管理基层开始做起,不断的改变旧我和挑战各种世俗的思维方式,努力为耶稣做出活的见证,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籽粒来。
于是我就利用我的旧笔记旧课本,开始每天同他有一段查经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这个习惯。每天早上六时半我们一起祷告、读经,并讨论彼此的心得。每晚就寝前,我们也在一起祷告。
旧人被新人所取代;旧的生命已成了过去,而新的生命可以开始(参阅罗六4)。但是这个灵性的‘出谷’是一个整体释放的开始,它能更新我们的每一个层面:人类,个人以及社会。
在基督内意味着放弃旧的叙事模式,从偏见和敌对的灰烬中促发新故事的火花:“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第17节)。
这样一新一旧的双重意志,一个属于肉体,一个属于精神,相互交战,这种内讧撕裂着他的灵魂。因为意志败坏,遂生情欲,顺从情欲,渐成习惯,习惯不除,便成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