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文件的内容,巴乔神父指出,「这份文件中的指南深根于教会的反思和训导,以及教会回应气候流离失所者需求的实际经验」。再者,这一切是「细心聆听世界各地地方教会、众多修会和天主教机构的成果」。
接着,教宗谈论了他一贯的训导,指出“不公义与邪恶绝非坚不可摧……我恳请你们不要忘记最脆弱的人”。“面对无比的黑暗和不确定性,需要光明与希望。我们需要医治与救恩的道路。
此外,这段行程也反映出教宗的意愿,或更好说,反映出教会的本性,因为这并非教宗方济各的一个梦想,而是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即是说,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主教应核实教区内使用旧礼的团体,“他们不能否认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和历任教宗训导所规定礼仪改革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手谕规定,本堂将不再举行旧礼弥撒,将由主教决定举行旧礼弥撒的圣堂和日期。
「他们催促我们守望相助,这是教会社会训导的核心价值。」关于这点,疫情凸显了各城市现存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病态,贫困弱小者深受其害。
此文件不是摘要、不是训导式文件、不是单纯地纪录各地经验,更不是「社会学分析或带有目标的路线图」。这份「工作文件试图让天主子民发出声音,表达他们的见解、质问和不同的观点」。
正如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不同的机会中发表的训导表达了这个考虑到现实情况的真实本地化的方法,随后要做出爱德的见证。我要说的是,在亚洲大陆有社会方面的爱德工作大大超出了每个单独国家天主教徒存在的数目的围。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宗告诉瑞士主教们,他们和所有的牧人及信仰的导师都有责任请教友们完全接纳教会的训导。因此,教宗勉励主教们,在基督的助佑下,勇敢地、心情平静地在一切情况下宣讲福音。
他说一位神父为能肩负这项重大的使命,他必须在伦理道德教义上始终忠于教会的训导,知道善与恶的法律不由局势环境裁定、而是由天主所订立。
再说,神学委员会也没有训导权。因此,神学委员会虽然做出这个立场,却并不表示不会有新的探讨。目前的这个成果代表了在研究的过程中的一个时刻,也许这是一个特别有分量的时刻,但不能说问题已经得到最后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