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谁,如果看见别人遇到灾难,遭受痛苦,都会产生同情怜悯之心。特别是那些重大灾祸中,令人怵目惊心的悲惨场面,更会使人心灵受到震动而触景生情,同遭难者一起痛哭流涕,忧愁伤悲。
目前举行的合一祈祷周,要让大家清楚看见这个事实,因为我们要为这些受迫害的基督信徒祈祷,我们要公开揭示所有为信仰致命的个案,我们也要指出基督信徒恐惧症的现象如何在西欧不断扩大。
在此诱惑下,教宗“敦促所有的人负起责任,成为改变的主角,与教会的使命积极合作,一同创造一些能看见并能触碰到基督临在的场所”。
那么,耶稣的鞠养之父大圣若瑟在睡梦中看见什么呢?教宗这样回答:「他梦见天主在玛利亚的生命中行的奇迹,以及奇迹也在他自己的生命里成就:他承担起做父亲的职责,守护、保护并传承物质和灵性的遗产。」
我们看见世人曾经和现在持续对万物施行的暴力,特别是一部分人掌握更强大的过度开采资源的能力。”教宗表示,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为我们指示了“默观与赞颂的道路”,以恢复最初的和谐。
你是可以让瞎子看见,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的主,如果能让我父亲活过来,我就让全家都信主。当时我祈祷完,赶忙给大弟弟电话:你快问问父亲,他愿不愿相信天主?
为此,教宗方济各今年在世界移民和难民日文告中,格外关切这个群体,并在他们身上看见在襁褓中便逃往埃及避难的耶稣。
办事回来的我,路过桂林市天主堂,抬头看见有一红布横幅写着圣诞快乐。于是想起今天是圣诞节,抱着好奇的心理,我跨进了圣堂。
教宗保禄六世告诉我们:圣体是我们每个教堂内‘生活的心脏’,而我们有极严重的义务就是光荣与崇敬眼睛可看见,而确实眼睛看不见的,存于圣体中的那位。
黑暗对人的真正威胁是在于它即使能够看见并探究具体的、物质的东西,却不能看到世界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也看不到我们的生命何去何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