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团体都保持了真人饰演天使报喜的传统,保持了圣诞节的魅力和深刻意义。枢机邀请所有在场参礼的人士将救主诞生的好消息带到世界各地。
摆出一副理论家的面孔,引经据典地说:“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玛4:5-6)言巧智难防。
藉由她说“行”(yes)--当玛利亚接受并对天使说,“愿照上主的意愿成就吧”,并接受作耶稣的母亲——仿佛玛利亚对天主说:“我在这里,我是一张书写板:任上主随意书写,让万有的主随意塑造我”2。
(林云供图)1948年,艾伟德(右)在上海遇见早年收养的“九便士”(左),“九便士”已结婚生子。艾伟德和劳森夫人。(林云供图)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艾伦·伯格斯为艾伟德写的传记《小妇人》。
在教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令人惊奇的、有关天使欢迎救赎主降生的歌声的评述。教父们说,直到那个时候,天使们只从由天主而来并反映天主的宇宙的伟大、逻辑和美妙来认识天主。
这第四个主日也提醒我们加紧准备自己,聆听天使的传报,常怀善意,打开大门,迎接主耶稣的来临。降临期第四主日的主题是:厄玛奴耳,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
圣若瑟订婚后,发现玛利亚怀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他百思不解,痛苦不堪,思虑要暗暗地休退她(玛1:19)然而梦中天使显现释疑后,他便高高兴兴地把玛利亚娶到家中。
然而,如果我们了解了两位天使对妇女们讲这话的上下文,并领悟了蕴含其中的深意,就会发现在死人中找活人又常常是我们习惯性的行为。
如果你想等到一天,像天使般完美时,才把自己交付给我,那就像等待黄河水清,永远不可能爱我了。即使你有明知故犯的过失,接二连三地跌倒,或者对修德行善疏忽懒惰,不加努力,而我,仍旧要你爱我。
他要派遣他的天使,用发出洪声的号角,由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聚集他所拣选的人。”(玛24:29—31)其中并没有注明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