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出,教会对当代青年所抱的期望是多么大啊!我们知道,青年时期是一个在生理、心理和信仰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即将树立稳固的信仰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路18:15-17)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是为父母所爱。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是弱小无能。因此他完全信任父母,绝对依靠父母。孩子的愉快微笑,正是答复父母所赐给他的亲爱和安全。
唱上一段京剧赵荔是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她的爷爷赵燕生是赵一荻的六哥。在天津出生长大的赵荔于1984年赴美国夏威夷定居。
一段是秦始皇之后的专制文化,名副其实的二千年的黑暗时期;一段是先秦之前,尤其先贤时期(尧舜时期)的信仰文化。
是信仰危机。“仓廪实而知礼仪”,这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一直以来,笔者觉得此话很有道理:肚子没吃饱,还讲究什么礼仪。但是现在,随着我对一些事情的深入了解,我终于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
痛苦是个奥秘,论说它的人千千万万,设法解脱它的人也都愿意。可惜它却似个扯不断、丢不开的赖物。没有人喜欢它,可它却伴随着每个人。
《马尔谷福音》如此描述了耶稣受洗的场景(谷一9-11),那时候天上传来声音,说:“祢是我的爱子,我因祢而喜悦。”
呼呼的冷风,破旧的马棚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漫长寂夜的星河一道光打破了黑暗却给死亡带来了希望啊那永恒的光啊带着永恒的荣耀却心甘情愿卑微的躺卧在马槽小小的婴儿是尊贵的君王祂是耶稣是至高无上者祂带着救恩带着永恒带着希望来了祂终于来了人类期盼已久的君王啊是祂就是祂那位曾被无数先知预言者祂带来救恩荣耀国度权柄和能力来了亚当厄娃的子孙啊已在这个尘归尘土归土的罪恶世界里流亡了太久
“怜悯”是“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参阅:路十25-37)的核心思想。教宗良十四世指出,虽然撒玛黎雅人的怜悯是透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但福音首先强调的是“目光”。
教宗解释说,比喻谈的是现世中存在的恶,强调了天主的耐心。在希伯来语中,莠子和撒旦源自同一个词根,有分裂的意思。教宗说,魔鬼始终想分裂人,分裂家庭、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