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徒大事录20:35节中,使徒保禄对厄弗所教会长老的教导,保禄引用了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基督徒要愿意施舍,慷慨解囊,关怀他人,助人为乐,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教宗接着发挥说:“我们也该形成信仰的中心,希望、爱和关怀的中心,有正义、法律、合作意识的中心:只有这样,现代社会才能生存。现代社会正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建立中心,即使看起来显然不存在希望一样。
让厄马努尔来临给人带来安慰的宣报减轻在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可爱的基督信徒团体遭受的痛苦,给予他们面对未来的慰藉与希望,推动各国负责人士对这些团体做出有效的关怀。
充满爱心的教师不遗余力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并引导他们学习,校友及家长慷慨无私的支持与奉献,都是公教以天主为中心的关怀文化强而有力的基石。
教宗敦促“整个教会以关怀和祈祷陪伴亲爱的中东的基督徒”。教宗也特别提及也门人民,他们的人道主义危机每况愈下。“我邀请所有的人通过有建设性的对话找出解决之道。”
对智慧是洞察真理的眼眸29.爱,对信德是扎根心田的磐石30.爱,对忍耐是静待花开的执着31.爱,对喜乐是分享福音的欢歌32.爱,对贫穷是慷慨给予的胸怀33.爱,对衰老是悉心照料的温暖34.爱,对疾病是守护关怀的坚定
教宗关怀中国,切愿中国强大起来,主张中国归中国人。当时的教宗关怀中国,现在的教宗依然关怀中国。梵蒂冈从没想过从中国身上得到什么益处利益。反而,从天主教进入中国以来,输入金钱,付出生命,直到今天!
从早期教会关于记载洗礼的文件中可以看到,比如在《十二宗徒训诲录》中记载洗礼的表达都是很清楚地以天主圣三的名而施行的洗礼。所以这应该是描述和实际作法的不同层面的表达。
《磐石杂志》在1934年出版过公教与爱国专号,专门针对东北沦陷和伪满洲国而发,鲜明地表达了天主教教会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立场,于斌主教写了卷首语,陆徵祥则发表了《以公教立场评判日人侵占四省事件》的长文。
整个世界是天主的话的产物,这个话就是圣若望用希腊语表达的逻各斯,也就是理念、理由、意义、话的意思。事实上逻各斯不只是理由而以,更是说话并通传自己的创造理念,这个创造的理念其本身就是意义,而且创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