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临终的主题颇为复杂,教会从1957年庇护十二世的宗座牧职到今天,相关的训导却很丰富”。所有阶段的生命“都应当受到捍卫,不只是某些特定时刻而已。
达7:13-14;默1:5-8;若18:33-37在今天教会礼仪年的最后一个主日,“基督君王节”,圣教会提醒我们,在个人、事件和整个世界的最后,是天主子耶稣基督做出最后的判决。
他们说因投亲未遇,钱又被小偷偷走,望我能给他们点钱给小孩买食物吃。我摸遍口袋却没装钱,只好如实相告并表示歉意。办完事回来时又遇到他们,他们说,因看我年老面慈实在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再向我求助。
’许多年后,卢嘉勒这样解释说:‘从一开始,我们明白到一切事情都有两面,正如树的根部,福音告诉你爱的话语,但却要求一切,在若望福音列明:一粒麦子落在地里不死去,仍然是一粒,但如果死去
神的全部存在都不过是一个爱字,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若一4:8)。当人去爱时,人便参与了神的存在和活动,因而参与了神的永恒。在德肋撒姆姆的微笑里,我们岂不是能够感觉到永恒的东西吗?
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耶稣对圣母、若瑟、三贤士以及西默盎所带来的希望。●《在希望中得救》(2007)此书主要论述了罗8:24节说的我们的得救在于希望。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确定性。
耶稣公开生活的第一个大奇迹只在若望福音中有记载(若2:1-12),事情发生在加纳婚宴上。故事中的情节,每个读过福音的人都应该记得。
从四部福音开始读——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和若望福音。不要只读一次,要反复读,或每天读15-20分钟,要读一整年。
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默观神修的前提如果没有正确的神修理论指导作灯塔,作导航,终会迷途,无法前行的。
1672年10月20日法国若望·欧德神父第一次举行了敬礼耶稣圣心的弥撒。接着两三年内,耶稣在往见修女会会院圣堂数次显现给修女玛加利大,吩咐她推动此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