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教友请神父去给一位愿意接受福音的人“补礼”。她前段时间给这位老人领洗了,但却忘记了是否给她画十字圣号。
到1931年,狼山本地信佛贫妇许江氏也因圣母显圣而疾病痊愈,她举债奉献三十银元,请上海朝圣团购买圣母像一尊,以壮圣堂瞻观。后在教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向法国购得圣母像一尊。
大学毕业后,我去江苏工作。临行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一方面让我在外面照顾好自己,要记得常常打电话向她汇报情况;另一方面告诫我每天要祈祷,凡事依靠天主。我只好苦笑着记下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梵二大公会议唤醒了我们,让我们去充分发挥我们信仰的全球层面及教会的大公特色。我在某处读到这指示:教会不仅有一个传道使命,而且这使命中也有一个教会。这让我们也更加意识到我们的国际责任。
我为姊妹的爱所感动,圣经的话给我安慰,我想我不能在那个环境中度过,我要去走另外一条路,去挣钱来回报这些帮助我的人。1992年,我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但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怎么办?耶稣进入我的生命。
三、展开福传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抱着孙子去听西安圣心会俞修女讲课,以色列人民过红海的波澜壮阔的场面,深深打动了她的心,从此每天去听课。
因为他没有听到新郎的吩咐,也没有照这新郎吩咐去作。司席虽然错了,却实实在在道出了真理。
静心去回想它时,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圣言是如此美丽了。当有人问耶稣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时,耶稣却没有给予我们一个确切的答复,而是首先给予我们“由窄门而入”的邀请。这真是一份很大的爱。
作为基督徒,除了不故意制造、参与污染环境的行为,更应该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开始,作个低碳族,用心地去珍惜爱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尊重天主为我们所造的大自然,这样才能获得上主的祝福,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享受造物主对我们的馈赠
教友之间通过电话互相问安、分享,比如,我们的华人团体,通过网络ZOOM一起分享、祈祷、读经……作者以前每天去参与弥撒的圣女贞德教堂美国疫情未能很好、很快地加以控制,我认为有几个原因:1、美国总统多次在公开讲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