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伯书第四章这样说:你们中间的战争是从哪里来的?争端是从哪里来的?岂不是从你们肢体中战斗的私欲来的吗?你们贪恋,若得不到,于是便凶杀;你们嫉妒,若不能获得,于是就要争斗,起来交战。(雅4:1-2)。
爷爷张全贵饭桌上的培育让他萌生了圣召的想法,而一本《耶稣行实》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他把这本厚厚的书全部手抄了下来。25年来,他的书橱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书籍,内容丰富,但他始终没有丢掉这个粗糙的手抄本。
我忽然想起唐代李频的一首《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的是诗人在外漂泊数载,而今回归家乡,越接近家乡的时候,心情越复杂,甚至不敢问问别人家乡的情况。
接著是执事为礼仪书和复活蜡上香,参礼的信友们手持蜡烛站立著聆听复活宣报,庆祝光战胜了黑暗。在宣读了《旧约》三篇读经和圣保禄书信,以及《圣马尔谷福音》后,便是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
方济各教宗在所发表的宗座劝谕书《福音的喜乐》中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吴诚才对此表示认同,这包括与政府及公民社会组织的对话。他指出,天主教会向来积极联系不同群体,采用理性与信仰两种语言。
在《迦拉达人书》的第一章中,正如在《宗徒大事录》的叙述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皈依后呈现出对福音的热情,并取代了他以前对犹太教的热情。
如同《致天主子民书》那样,大会重申要「聆听及陪伴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在教会内遭受侵犯和伤害的人」,迈向「修和与正义」。这「需要处理那些纵容如此侵犯发生的结构性状况,作出具体的忏悔举动」。
圣若望宗徒在他的书信里这样说:“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若一3:1)这是圣若望对自我的肯定,肯定自己是天主的孩子。
今天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出谷纪第32章第7到11以及13到14节,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前书第1章第12到17节,圣路加福音第15章第1到32节。
在宗徒大事录中,大部分的篇幅是记载圣保禄宗徒的;在宗徒书信中,圣保禄使徒的书信又占了绝大部分。他虽然是流产儿式的宗徒,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非常丰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