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在医治社会的进程中」,人人蒙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教宗指出,恰恰是在失望之际,《玛窦福音》提及「一个著实令人惊讶的事实:耶稣并未向天父抱怨,却献上了赞颂」,因为祂向小孩子启示了自己(参阅:玛十一25)。耶稣为什么献上赞颂呢?
要理班(梵蒂冈新闻网)“忠实于过去且对现在负责”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教会如此才能在世界中履行自己的使命”:这是教宗方济各在设立平信徒要理教员职务的《古老的职务》(Antiquumministerium)
而这位教友呢,青年嘛,思辨能力都强,就跟我分享了这样一种感受:老师们讲课,都很喜欢分享自己的经验,也经常用邻居、朋友的经历举例子,甚至用听来的故事为自己论证。
“不仅是奉献自己的金钱,也奉献自己的时间”。穷人和受苦的人“需要关怀和爱与需要面包和衣服同样重要,在这疫情下的隔离时期尤其如此”。分享没有限制,“只要求我们有这个意愿”。
圣史路加另外也给我们叙述了基督的生命本身如一次起身向高处的攀登,朝向耶路撒冷,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地方,同样也记载了玛利亚的道路。
当人忘记这份天主的恩情时,人就以自己的条件和限度而生活作为结局,不再感到可爱和被救赎的喜乐,而是令人伤心而幻想地认为人不需要爱和救恩。
但他不明白的是,他还深陷在自己所谓的天主选民的狭隘排他主义之中。“上主是慈悲的,宽仁的天主;缓于发怒,富于慈爱,怜悯而不愿降灾祸的天主。”(岳2:13)通过整卷书才得以理解。
我想把自己心中的悲哀痛苦倾诉于他,想请他分担我的不幸和一切,更想得到他的怜爱!事实上,那一瞬间,天父早已聆听了我的祈求,因为我已深深地感觉到,耶稣基督以他那博爱、仁慈、怜悯之心,抚慰着我那受伤的心灵。
而且从我个人来说也持有同样的期望,但是作为执行正义的工作人员,我需要说法典需要被尊重,教会也有自己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