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我们教会,一些堂区的教友不爱进堂,不学圣经,热衷于华美的形式,急功近利,还喜欢拉帮结派、说东道西……而很多堂区则相反,那里教友热心,关心神职,大家彼此相爱,人际关系简单而亲切和睦
在这祈祷文中,我们大家都意识到需要超越一切形式的自私自利,以获得互相接纳的喜乐。
你应当,我也应当,我们大家都应当呼求‘在天之父’,但不要畏畏缩缩。教宗接着讲述了一个他在幼年时的经历,説道:我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做了革除扁桃腺的手术。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奇怪,认为是她不合群。时间一长,别人了解了她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就听之任之,不再勉强她。如果有人偶尔提及她,大不了扔下一句话:吝啬鬼。对同事、朋友小气,对家人应该大方一点吧?
11个月一路走过来,大家一起笑,一起分享,一起沉默,看着自己和他人一步一步的成长。彼此感受着、支持着成长中化苦为甘的每一个经验,为彼此见证着怎样将自己内在的垃圾变为宝贝的过程。
教宗邀请大家喜乐,不要过个不冷不热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已被宽恕。这是基督徒喜乐的真正根源。我们可以想想囚犯得知被减刑时的喜乐,或者福音中病患和瘫子获得痊癒的喜乐。
在弥撒开始时的忏悔礼仪中,主祭邀请整个团体在祈祷中承认自己的过失,因为我们大家都是罪人。然而,对那种自我满足,且满足於自己成就的人,上主能赐给他什麽呢?
近年来,每至圣诞,总能听闻抵制的消息,最先如2006年,来自武大、北大、清华等10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号召大家抵制。事件持续发酵,仿佛上了一个定时闹钟,每年12月就要上场巡演。
教宗最後勉励说:我吁请大家不要害怕,做21世纪的圣人。秘鲁弟兄姐妹们,你们拥有诸多希望的理由,这几天我看到了,也用手触摸到了。你们要保持希望,不让人偷走它!
其中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词那就是愿意(创24:58)。这个词在圣经原文即希伯来文中意思是我要走,这个词与12章1节中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的动词的词根一样,这个动词意思是你走、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