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望福音7:38-39中清楚地告诉我们,活水是圣神的象征,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他说这话,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将要领受的圣神;圣神还没有赐下,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
十字架在基督信仰中的广泛运用及其与各地本土文化的结合,使得十字架在样式和象征意义上都经历着变化。
教会的普世性应该像哥特式教堂内的大型玫瑰花窗,基督居于中心,各个花瓣同等美丽,都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一种独特的文化及民族的象征,其光芒同样可以传到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化。
在耶稣的受难中仍有教会,其象征物是耶稣完好无缺的长衫。不过,教会仍在寻求合一与和谐;踏在「坚忍的道路」上,透过友爱、修和与相互宽恕,夜以继日地缔造和平。
新耶路撒冷城的图像也阐明教会的另一面:教会蒙召成为城邑,人类共处及彼此建立关系的卓越象征。教宗说,这座城将是‘天主的帐幕’!
我们想想教会内部的冲突,想想先后出现的革命神学和解放神学,而古巴多少是这些冲突的象征。
他强调,「重点是舍弃一些个人的享受来表达爱心,献上一些出于爱而作的牺牲,象征性地分担难民的苦境」,因为耶稣「喜欢仁爱胜过祭献」。
在回答记者有关斯特拉斯堡法庭对学校中悬挂十字架的裁判时,拉瓦西枢机说,人类通过象征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西方文明也一样。拉瓦西枢机这样说:在西方的非宗教城市中,基督信徒人数绝对非常多,这是一个文明的记号。
在缅甸服务的宗座外方传教会年轻会士,维斯马拉神父列品筹备委员会成员保罗•切鲁迪神父介绍说,以参加列品仪式的缅甸朝圣团为例,每一个缅甸少数民族朝圣团成员都将得到一个象征其民族身分的背包。
正在马德里举行的世青,依语言分成小组,聆听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八百位主教所主讲的要理讲授课程,这象征着天主教会的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