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神父在讲道中说,主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还不断地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我们更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悔改,不断地皈依。
父按自己的肖像创造。又怕我孤独无靠,把爱子派到。无时无刻把我照料,不要怕,基督携我共跑。
若瑟又如何在三次梦境中,得到天主的启示,以圣家之长的身份带领三人逃难、回归,最终在纳匝肋定居。又如何的在圣殿里寻到了走失的七岁孩童耶稣,如何在纳匝肋勤恳工作,抚育和教养耶稣。
阿爸父啊,我亲爱的阿爸父,你出门迎接了我,给我穿上鞋,戴上戒指,披上外氅,还为我宰杀了那头小肥牛。相比之下,还是父的家里好啊。没有祈祷的日子就像流浪的日子,因为没有父亲。
但当耶稣在常规之外祈祷时,他用的是日常生活的语言阿拉美语,称天主为“阿爸,”意思是:“我父!”(谷14:36)。 耶稣祈祷的重点是在感恩和赞美上。
(参路2:11)圣若望宗徒在他的书信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晰的天主的容貌:天主是“父”(若一3:1),天主是“光”(若一1:5),天主是“爱”(若一4:8)。
黑夜里看不到天空一颗星宿我在空气压制成的房间里踱步窗外晓微去的树影如一团黑雾苍穹下的世界是天父用宁静铺成的一块黑幕灯下我正准备用一根丝线窜成一段固执的文字突然一只飞蛾绕过我灯下的光柱十字架的故事意犹未尽的嵌入纸它却毫不知情的突入我家的窗户它的翅膀也删尽了人间生死忧苦我必无心再缠叙一根线上的刻录祈祷后将它放进花盆中深埋一土可是,就在它误入的一瞬竟争脱了我父圣手的看护振翅一飞直向天外一呼是天父布置的黑色帷幕才让它有勇气重新起步我在灯下重新记刻十字架的故事和可能与蛾有关的固执
到父那里去!’而圣女小德兰在临终时,更明白地告诉她的姐妹们,也是告诉我们每个基督徒:我不是死,我是进入生命。
教宗说:在体验信仰和天主的爱的氛围内,家庭的自身关系得到转变,被更为宽广的意义所‘填满’,能够超越自己,建立起意义更加广泛的一种父性和一种母性,也会接纳无亲无故的人,把他们当作兄弟姐妹
因为我相信:凡在人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玛10:32-33)但愿借助我在众人前画十字圣号的动作,能够宣扬主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