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另一个耶稣:那在棕榈枝和橄榄枝的挥舞下光荣进入耶路撒冷的就是祂,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在两盗之间的也是祂。除祂之外,我们绝无其他的主:耶稣是正义、慈悲与和平的谦卑君王。
教宗然後深入阐释了基督徒希望的深刻意义,指出基督徒所希望的不仅是未来的幸福,死後的幸福,更是从今天就开始的喜乐,即希望的喜乐,而非盼望拥有喜乐。
教宗对此评论道:达味死的日子已经近了,因为这位伟大的君王,这位巩固了自己王国的人也得死亡,他并不是时间的主人。时间继续前行,他却以时间的另一种形式继续前行。
耶稣多次跌倒後重新站起来,预示了祂的复活;在临终时不发一语的基督,以祂的不断重新站起来,作为祂威能的记号;被剥夺衣裳的耶稣与移民的处境融为一体,今天有许多「贫穷的基督被剥夺一切,却不失尊严,因为没有人能被剥夺尊严」;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奥秘
当妻子的话刺激到他后,他伤心地向天主求死。
下午肖神父为会员们做分享,他说:我们所做的虽然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通过我们的服务,这滴水就可以不被蒸发,如果没有我们的服务,我们现在所服务的对象会生活的更凄凉,死的会更惨!
“在痛苦中生命所展现的力量”这一说法的基础是“耶稣因爱而受苦并死在十字架上的事实。
我深知自己的穷困可怜;但我带着一种胆大无畏,信赖的心情,注目爱德的太阳(耶稣)直至于死。风也不能使我害怕,雨也不能使我畏惧。因为我知道:怒雨惨雾的后面,我那可爱的太阳,仍光明如故。”
平常,一个亲人的离世只能让一个家庭中的亲人反思“生从何来,死往何处”。那么汶川地震这样大的灾难,用八万余同胞生命的代价,难道还不能够引起我们思索生命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何意义,死亡是否是一切的终结?
后来这个人死得很凄惨。上世纪九十年代,村子西边的空旷地上耸立起一座巍峨壮观的哥特式教堂,绿树掩映中,教堂顶尖直插云霄,成为教友村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