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友,我们每一天的祈祷,每个主日参与弥撒,我们聆听的圣经,耶稣基督的信息都在不断地通过我们看的圣书,读的圣经,聆听的道理,内心所做的祈祷而涌入我们的心田。
一个爱主的人绝不会坐视主的子民生活在黑暗中而弃之不顾的。福传的勇气才能衡量基督信徒对他们的上主的爱——教宗本笃十六《2007年世界传教节文告》。
杆头忽有火球环绕,火色不红而蓝,似硫磺烟,或左或右,或近或远,然而,顿时又风平浪静。全船人惊喜不已,船长高呼:这是天主救了我们一船人的命啊!船上的人都合掌端跪,念天主经感谢天主大恩。
曾经在《四样经文》上读到这么一段:由女生者人,居世而不久,多苦满矣。伊如花发出,而被践踏。如影即逃,未尝恒于定位。这似乎是我真真切切的写照。
如西方有位对末世论专题很有研究的神学家莫而特曼就说:基督宗教神学根本上都是谈论同一个问题——末世。末世论是神学所有研究的终向和目的,甚至是神学本身。
走进教宗的房间,他请我在一个沙发上坐下,他自己却因腰背不便而坐在一把较高的硬背椅子上。房间设备简朴,写字台的空间不大。
有时这份大礼令我们手足无措,而容易把天主的惊喜当作被天主打扰的经验。因此,我们都需要常常鼓起勇气,记起教宗在世青节开幕弥撒中的叮咛:让天主给我们惊喜!打开心扉、认出惊喜,聆听、跟随天主圣意。
3个月教堂结顶后因没资金而停建。天主奇妙的安排在这一刻又印证了,后由香港唐太教友支持了4万元而得以续建,并于当年十月的圣路加瞻礼顺利落成开堂。
法国里昂的主教圣依勒内也说:当一个人从另一个人口中得到训诲,他就称为那位教导他的人的子女,而那位教导他的人便被称为他的父亲。
神父总是坐而论道,起而力行。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托他办事,找他请教,还是与他谈心。他都会于环境条件许可之下,能力限度之内,尽心尽力。他那浅浅的笑,在记忆深处,抹都抹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