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人和家庭仍在忍饥挨饿,这种行为就更应该受谴责。 教宗最后邀请世人反省浪费和糟蹋粮食的问题,找出途径和方式面对这个问题,关怀需要帮助的人并与他们分享。
当球队走上这条正确道路时,体育场的观众才会多,暴力才会消失,看台上才会重现家庭观众的身影。
在凯达格兰大道上将近两小时的「为生命而站立」祈祷活动里,天主教辅仁圣博敏神学院艾立勤(LouisAlrich)神父指出,台湾人用堕胎杀了胎儿,破坏了家庭,毁灭了社会,「若不修改法律,台湾就没有将来」。
那些住不起养老院的贫苦家庭的老人又当如何?无论社会还是教会一直倡导关注老人,关怀老人,全力构建敬老爱老的氛围。但为老人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关怀做得是否到位,值得我们的神长教友深思。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
当然这些挑战包括了中东和平、家庭、教会社会训导和道德问题,不过我认为最紧要的还是在信仰中合一。或许此刻正是作出某些象征性举动或是在彼此互动中向前迈进的好时机。我期许这场会晤在这层意义上能有所助益。
教宗邀请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的工作人员参加清晨弥撒,在家庭气氛中与他们共度这个特别时刻。枢机团团长索达诺枢机代表枢机团与教宗共祭。弥撒之后,教宗同往常一样,一一问候在场人士。
基督能够进入你所工作、休闲或吃饭的地方,他会进入你的家庭或餐馆,他会进入学校或单位食堂或地铁站等等。
这两个老人都出身于老教友家庭,晚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先说那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的丈夫是个建筑工人。她人虽缺点很多,但对主还算热心,能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带领老伴念好早晚课。
愿他们心中对友爱的不禁渴望,能在家庭的亲密中找到绝佳之处,让人能发觉友爱、受到友爱的教育,并付诸实践。这将为建设一个更有人性、由和平统治的世界,提供宝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