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威胁和平以及各族和各国人民安宁的危险面前,我们蒙召意识到人本身的不安全感才会使其害怕、将他人视为我们的对手,剥夺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或者跨越了我们建成的疆域。
战争总是摧毁一切,战争会使人失去一切!基督徒要为和平祈祷,好使人灵走上对话、谈判的道路,或者去请求一个国际法庭协助。
与基督关系的断裂,就会让人处于漠视的状态。求,不是谦卑而虔诚的扣问,而是你得给我面子。对天主如此,对人更是如此。求了,没有达到求的标准,不满足心里的希望,那就天主,你等着瞧,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相反的,每一个圆满的向天主说的‘是’会是一个新的历史起源,向天主说‘是’是真正的‘原始’;它是原始,不是罪恶,罪恶使人的内在老化。
教宗不但经常对人作出这个举动,也对白冷城和纳粹集中营的高墙这麽做。教宗轻抚创伤,因为那是治癒伤口的方法。追根究柢,基督的十字架正是背起人类的痛苦与磨难。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人不承认祂,例如:法学士、司祭长、经师、撒杜塞人、某些法利塞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迫害耶稣,把祂杀死。我们应该自问:我愿意认识耶稣吗?
《圣咏》指责外邦人信赖虚假的偶像,把偶像当作希望。教宗提到许多年前他布宜诺斯艾利斯公园看到的一件事,许多占卦者在那里收费替人看手相,而且许多人还排着长队等候,以求得到虚假的希望。
教宗首先指出,今日流传的一种思潮旨在阻碍人接纳永恒的真理,而且也经常左右了基督徒的行为。
在过往和今日的‘喧闹’中,这就是耶稣和教会的回答,这就是在‘液态’环境中的牢固倚靠:我们能仰赖基督和祂的圣神行善,藉着善行使人心中萌生对天主父的感激和赞美
我们要时刻牢记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魔鬼正是从口袋进来的。教宗然後谈到贫困的主题,说:今天我们建立了照顾穷人,让穷人吃饱,给予他们指导的新方式,《圣经》中的某些种子也在比古代更有效的体制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