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队伍中,年龄最长者82岁,最幼者仅1岁多,年长者手拄木棍,年幼者时而被抱在怀中、时而被牵着行走,神长教友们在炎炎烈日下、在大汗涔涔中,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带着耶稣的博爱走进弱者、病者、贫者中间就会发现主的临在。韩罗堰李小明教友,十年前在煤窑打工遇到意外,造成下肢瘫痪,爱人癫痫病经常发作,两个男孩子正在读书。
思真接着问,那《要理问答》上说,公审判时‘天主耶稣在众人面前,审判各人的善功罪过,善者灵魂肉身同升天堂,享无穷之乐,恶者灵魂肉身同下地狱,受无尽之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洗者若翰对耶稣默西亚身份的疑惑和耶稣另辟蹊径的回答,表明天主的作风是慈悲的作风,勉励信众不要阻碍天主的慈悲,而应努力做天主慈悲的工具。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洗者若翰对耶稣默西亚身份的疑惑和耶稣另辟蹊径的回答,表明天主的作风是慈悲的作风,勉励信众不要阻碍天主的慈悲,而应努力做天主慈悲的工具。
也许刘庭式深谙孔夫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道理,而在婚约之初便已承担了自己大丈夫男子汉应尽的责任,将对方视作上天为他命定的翼护者、陪伴者、守卫者,所以恩爱有加、至死不渝。
当时耶稣遇到处境悲惨的无辜受苦者,祂在他们面前既没有说教,也没有说理。祂大可如此,但祂没有这麽做。耶稣生活在我们中间,却没有向我们解释人为何受苦。
一、认罪悔改迎救主两千年前,洗者若翰在约旦河沿岸宣讲悔改,呼吁人寻求罪过的赦免而更新生命(路3:1-6)。主耶稣今天也通过圣教会呼吁我们悔改更新,迎接上天的祝福。谈到认罪,对于我们华人而言有两个挑战。
米凯利尼神父指出,言语有时甚至会带来伤害,诚如犹太经师巴尔‧谢姆‧托夫(BaalShemTov)所言:「经师或祈祷者倘若仅以唇舌发出声音,心灵却不转向高天,他的言语就无法上达天庭,只填满房屋,从东墙到西墙
那麽是洗者若翰吗?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唤的是祂的这位朋友吗?显然这是极大的误解:耶稣没有请求厄里亚来帮忙,也没有请求洗者若翰的帮助;祂大声地呼求天父。但天父却缄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