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愿祢受赞颂》通谕和环境、金融问题到性侵事件,该书描述贝尔格里奥教宗不是改革的主角,而是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灵修导师,尽管有许多压力、众多反对者、权力斗争、抗拒和危机。
天主教大学应当「更敏锐地」察觉到上述需求,研究「传统与新颖问题」的特色与迫切性,「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又全面整体的观点」。
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教宗表示,“对今日人类而言,互相承认和尊重,以及宗教协作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为世界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例如“经济-金融全球化及在各地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对一位见证者问道如何应对战争、难民、食物、经济悬殊和环境挑战等重大问题时,教宗表示,我们不能个别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挑战是互相关联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能够对抗冷漠的文化”。
中梵关系问题专家斯坦尼斯拉夫·斯特列米德洛夫斯基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强调,在此背景下加拉格尔与王毅的会面表明,梵蒂冈不接受外部对罗马教廷的干涉。
这场疫情使我们认识到,仅仅维护某一个国家的自身利益是行不通的,需要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仅仅聚焦眼前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有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
教会「若没有遭遇困难,就少了某样东西」;「魔鬼如果不动声色,肯定有事出了问题」。难题、诱惑和奋斗一直存在,摧毁人的嫉妒也是如此。圣神促进教会的和谐,恶神则不停地搞破坏,直到今天仍在搏斗。
祈祷,天主触及和感化我们心灵的祈祷,使我们向弟兄姐妹们对爱、尊严和自由的需要敞开心扉,还有照顾所有受造物…在此背景下,天主提出的问题‘我将派遣谁呢?’
再者,圣体圣事也医治我们「负面的记忆」,这种记忆让我们只专注于自身的问题和过错。而耶稣告诉我们,我们是祂眼中的珍宝,当得起与祂同桌共餐。教宗指出,「这不只是因为祂慷慨大度,更是因为祂真心爱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