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把亡者的灵魂托付给天主永恒的仁慈,并为亡者的家属和从事急救的人士呼求天主的助力和安慰。
渴望天父赏赐的共融恩宠,找到大公合一的唯一道路,就是在众多青年、老年人、儿童所背负的十字架痛苦中找到这道路,他们常常面对剥削、无意义、没有机会和孤独的痛苦,而耶稣在注视天父和我们这些祂的弟兄时,从未停止呼求众人合而为一
领受圣秩者被召上前,由主教委派的任大海神父推荐和作证,确认领圣秩者的资格。之后由主教拣选、民众同意后,主教对所有参礼的信众和领圣秩者做了简要训话。
然而,为了回应这个圣召,婚姻需要祂的支持,祂是恩赐,事实上是最典型的恩赐给予者。圣神进入的地方,自我奉献的能力就会重生。
答:第一至第三诫涉及人与天主的关系:除天主外,不可有别的神;不可制造偶像与崇拜;不可妄呼天主的名;应守安息日为圣日。这些是天主圣洁的体现,呼召我们专心侍奉祂、信靠祂。问4:第四至第十诫涉及什么?
此举是无言的召叫。灵修意义:上主常从平凡日常中呼召人。厄里叟在田间工作,却被召叫去承担属神的使命。3「厄里叟便丢下那些牛,追上厄里亚说:“请你让我先回去和我的父母吻别,然后来跟随你。”」
因为祈祷的人不怕烦扰天主,怀有对天父仁爱盲目的信赖,如同当天福音中的两个盲人,跟在耶稣后面呼求他,渴求得到治愈;也像是耶里哥的盲人那样,高声呼求耶稣的救助,呼声甚至盖过叫他安静的人的声音。
有些人不再将教会圆满及有形可见的合一作为力求达到的目标,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必须为大公合一运动努力不懈,忠于上主耶稣呼求天父的祈祷:‘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17:21)。
有些人不再将教会圆满及有形可见的合一作为力求达到的目标,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必须为大公合一运动努力不懈,忠于上主耶稣呼求天父的祈祷:‘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17:21)。
当天也是第49届世界和平日,教宗呼求和平之后、至圣天主之母玛利亚的助佑,并强调和平需要奋力赢得,必须与冷漠、封闭和猜忌搏斗,向近人敞开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