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疫情期间远离交通烦扰与尘嚣,重新发现自然之美
2020-06-23

愿它们能促进一种更加觉察到这基本大众福祉的公民品德。」罗马的这项活动名称是「台伯河自行车」,由台伯河日联合会举办,并得到意大利拉齐奥行政区赞助。

阿卜杜勒‧萨拉姆纪录两位人类友爱斗士的旅程
2021-04-14

阿卜杜勒‧萨拉姆法官表示,基督徒并非中东地区的少数群体,而是他们生活环境中的一分子,是「完整的公民」,与其他人拥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

《愿祢受赞颂》通谕——论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2015 年 5 月 24 日五旬节庆日颁布)
2021-04-29

第六章生态教育与生态灵修(202段)I.迈向新的生活的方式(203-208段)II.为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盟约施行教育(209-215段)III.生态皈依(216-221段)IV喜乐与平安(222-227段)V公民爱心与政治

教宗移民与难民日文告:移民不是入侵者,其贡献使社会富饶
2022-05-16

接纳最脆弱的群体,是在天主的王国内获得十足公民身份的必要条件。”与移民和难民共建未来,也意味着承认和重视他们每一个人能为建设进程带来的贡献。

教会是向残疾者敞开大门的家
2022-05-23

教宗表示,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援助他们,“也要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公民社会和教会团体”。几个月后将在罗马举行会议,结束这段与残疾人同道偕行的进程。(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方济各第7届世界穷人日文告:不要对穷人转面不顾
2023-06-15

教宗祈愿许多公民的团结互助及辅助原则得以发展。总之,不要观望,等待“从高处”得到什么。“在转变和承担责任的进程中,那些处于困境的人也必须参与并得到陪伴”。此外,教宗的目光也伸展至新贫族。

影响美国法律的修鞋老人
2007-03-07

青年从此变成了一个终生戒酒、守法勤劳的好公民。修鞋老人的爱心和法官的灵光一闪,便开创了美国法律史上一个全新的思维——“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局面。

教宗强调:自然道德律保障人性尊严免受意识形态和伦理上相对主义的攻击
2007-10-06

做人和道德行为基础的原始清晰已经失落,自然道德律的训导与其他直接否认这个训导的思想观念彼此冲突,给世俗民间社会带来严重的後果…实证的法律观念似乎主导了今天不少的思想家,根据这样的观念,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变成民法的最後依据

灵修交谈的十大提示
2024-08-12

在现今的政治氛围下,即使是公民对话(civildiscourse)也充满张力。我们一碰到谁,便立刻升起「天线」,侦测对方是否为「同路人」。我不认为,好的灵修交谈是让对方转变为我们这一边。

1999年:教宗发布第85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文告
2013-01-28

它们也清楚地表示,教会临在于每一个地方,但不等同于任何特殊的种族或文化,正如致戴奥振的书信(TheEpistletoDiognetus)所提出的,基督徒「生活的在他们的故乡,但如同旅客,他们像公民一样参加所有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