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玛18:21-22)记得电视上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一名少年为了看消防官兵救火的情景,就放火点燃了树林。
让我们想想雅各伯和若望的母亲为她的儿子向耶稣要求职位时所说的话:‘哎呀,让这个儿子当总理吧,让那个儿子做财政部长吧……’,她在跟随耶稣的路上寻求现世的利益
奶奶很勤劳,做饭之余,她经常戴上老花镜做针线活,还教会了我缝纫。 奶奶很简朴,她一生总是缝缝补补,精打细算,日子过得充实有余。 奶奶很明理,凡遇礼尚往来之事,她都吩咐爸爸妈妈认真完成。
耶稣亲口说过,你不能侍奉两个主人:要麽侍奉天主,要麽侍奉金钱。金钱使你着迷,不让你离开,它相悖於第一条诫命,即全心全意爱天主。
很高兴能从你手上借到100美元,但非常抱歉的是,我欺骗了你,其实,我并不缺钱。我借钱的目的,是想从中找到一个富有爱心的人。那天,我向许多年轻人借钱,只有你一个人借给了我,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伯多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进去吧!因为你没有罪!那个精明人一见,心中大喜,于是对伯多禄说:我也不知道天主的诫命是什么?伯多禄却对他说:你不能进去!为什么?
作为神职人员,也要考问自己:你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我们都说教会不是职业,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既是使命,更当义无返顾。刚改革开放时为什么宗教热有一种反弹呢?因为教友们多年缺少宗教生活,有一种向上的心。
然而,在创造你——女人时,我是在赋予男人生命后才造你。因你的精致需要精心雕琢。我使男人沉睡,好让我能耐心完美地塑造你。使男人沉睡,好使他不能干预创造的工作。
透过你的眼神,我们看到了你的不舍,你对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牵挂。我知道,你不是贪恋这个花花世界,而是想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多陪我们一程,特别是白发的爹娘,你有着太多的不忍心。
但是,这位女士不干了:你怎么连声谢谢也不说啊?说着说着,两个人竟然大吵了起来。本来是一个善意的举动,却因为要求回报的言语而变质了。试问:助人不是要‘无私’吗?